浮子式水位計的水位井如何安裝

浮子式水位計的水位井安裝需遵循以下核心步驟與注意事項:
一、測井設計與建設
- 選址與環境評估
- 選址應確保岸坡穩定、河床沖淤變化小,且為低含沙河段,以減少泥沙淤積對測量的影響。
- 評估周圍環境,如風力、水流速度等,確保儀器能在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。
- 測井類型選擇
- 島式測井:適用于不易受冰凌、船只撞擊的測站,測井獨立于水流,減少外界干擾。
- 岸式測井:建于岸邊,避免撞擊風險,適用于岸坡穩定、泥沙淤積少的區域。
- 島岸結合式測井:結合兩者優點,適用于中低水位易受撞擊的測站。
- 測井結構要求
- 截面形狀:圓形或橢圓形,內徑建議200-300mm,量程大或施工條件差時可適當加大。
- 垂直度:用鉛墜測量,低水位處最大偏差應小于1cm,確保浮子自由升降。
- 深度與高度:井底應低于設計最低水位0.5-1m,井口高于設計最高水位0.5-1m,防止溢流或干涸。
- 防淤設施:井底及進水管需設防淤和清淤裝置,臥式進水管入口可建沉沙池,定期清理泥沙。
- 進水管設計
- 直徑:內徑不小于測井直徑的1/10(避免水位滯后),不大于1/5(減少風浪波動),推薦20-40mm。
- 位置:岸式測井進水管需逆水流方向布置,減少泥沙進入。
二、測井安裝步驟
- 基座與底座安裝
- 制作穩固基座,埋設地腳螺釘,固定水位計底座,確保水平且穩固。
- 計量組件調整
- 根據水位計要求,調整計量組件位置,確保準確測量水位。
- 測量纜與浮子安裝
- 將測量纜(懸索)穿過測井,固定浮子,確保浮子自由升降且不接觸井壁。
- 懸索總長應大于水位輪軸到最低水位的距離,并預留1-2m余量。
- 平衡錘與重錘纜安裝
- 將平衡錘固定在重錘纜一端,穿過測井連接至水位計,確保無底水時浮子落底、平衡錘懸空。
- 距離調節
- 調節水位計底板,使浮子、平衡錘與井壁保持不小于3cm距離,避免摩擦。
- 控制盒安裝與調試
- 安裝控制盒,連接線路和電纜,確保正常接收和顯示水位數據。
- 調試測試時,模擬水位變化,檢查遙測終端機采集數據是否與機械/電子顯示一致。

三、特殊儀器安裝注意事項
- 自纜式數字水位計(如HSWH型)
- 觀測房或防淋防盜箱:提供堅固、通風、防盜環境。
- 安裝支承板:制作適當尺寸支承板,開設過線孔,支起高度180-200mm,便于投放浮子。
- 對準中軸線:確保儀器底板過線孔、支承板過線孔對準測井中軸線。
- 開箱檢查:安裝前檢查儀器完好性,確保符合使用要求。
四、安裝后檢查與維護
- 固定性檢查
- 懸索與平臺檢查
- 懸索不碰擦安裝平臺邊緣,脫出水位輪槽時不會落入測井。
- 浮子與平衡錘檢查
- 連接牢固,距離符合要求,多臺設備時相互距離需達標。
- 定期維護
- 清理測井內雜物和污垢,保持暢通。
- 定期檢查設備狀態,確保測量精度。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